Hsiao-Hsiao See The World :)
笑笑經歷一趟旅程、笑笑紀錄生活片段、笑著閱讀一本書 就像生活中進行的光合作用,微笑消化生命的每一刻養分~ 然後..期待它產出些什麼吧!XD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PETER BUFFETT-做你自己
做你自己
彼得巴菲特 PETER BUFFETT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
親愛的朋友,你找到你自己了嗎?
這陣子我一直再反覆思考著,
媽媽說從小就看得出一個小孩的個性與天賦,
而我越來越深信這樣的說法…
從雙親與自身記憶中得知幾個關鍵
1.
爬椅子登高高-這是我出生後會站就開始做的事情(踩高蹺、爬樹、倒立?)
2.
孩子王當老師-總是第一個昭集大家出來玩到三更半夜的小朋友,鬼臉特多還有喜歡扮老師角色的遊戲。
3.
國中就知道畫畫可以不眠不休樂在其中
再更大後,你開始就會得要一些比較抽象的形容詞去定義自己,而再不是一個現象了..
所幸,前陣子的連假,讓我可以好好去思索些問題。
我想這也是”三”字頭的魔力繼續延燒的關係吧~XD
好啦!回歸正題,
有關人生思索的問題,我又看到一本由巴菲特兒子所寫的一本書『做你自己』
被評比為金湯匙一族寫得最好的一本書,開卷有益,一起來看看吧!
本書分為12個章節:
1. 正常,就是你最習慣的事
文中提到生長的家庭,並提供作者成長的過程幾個重要的核心價值觀:
l 家庭的關愛與互助安全的社區,讓它產生信任-用樂觀的角度看待世界
l 包容-坦然面對現實的差異與衝突
l 重視教育-作者由他外公靜靜的安穩閱讀的神盈,發起他主動學習的意念
l 建立自我尊重-作者從父親巴菲特身上投入的神情,樂在其中的工作態度
一切就像他從小生長的環境一樣,也同我們正常的日常生活,而這些從小帶給他的觀念就換轉換為一種習慣,讓他認為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信任他人、包容尊重不同的文化、主動學習、喜歡自己的工作必且樂在其中。
2. 沒有甚麼是誰應得的
在人生的一開始,一切都是隨機的。
若是能接受這一點,就會開始學會謙虛,也才能開始務實的發揮我們被賜與的獨特一生。
出生我們無法選擇,因為這一切都是隨機降臨的,重點不是甚麼樣的機緣降臨,而是我們懂不懂得應用它,讓降臨在身邊的資源得到轉換與變為養分,善用它再好好將它回饋給世界。其中『唯有實實在在掙得的報酬,才能讓自己真正的尊重自己』,這句話寫得很棒,相信不論你我不論站在甚麼樣的起跑點,未來的路也還是要自己一步一腳印去探索出來,中國人說:『好命不怕運來磨』,出身就好命的人,也許比別人還是多了些優勢;總之,就”感恩”吧!因為這個隨機怎麼知道不是冥冥之中註定好的呢?
3. 『機會平等』的迷思
現代人很愛掛在嘴邊的平等,男女平等?職場平等?教育平等?
也因為世界上有這麼多的不平等,所以我們更要致力與平等而努力,這是沿續前章節的”隨機”,作者提到自身友人經驗,在資源不優渥的貧窮區域以及私立名校的小孩都有同樣的問題,不論是資源的優勢或弱勢?都有被需要關懷的人,因為每一個個體都不一樣,就算彼此機會不平等,也會碰上類似的問題,有時問題不僅來自機會平不不平等,而是最基本的需求,需要”愛”、需要”安定”,很多事情不是經濟就可以解決的。最後作者提到自身曾經因為出生的優勢(爸爸)曾考慮過要不要赴華爾街工作,但這個決定完全是因為優勢的甜頭考量,除非作者本身對『投資理財』有極高的興趣,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重點不是你的人生從哪裡開始,而是後來你到達了哪裡?
作者希望當我們面對人生重大抉擇的時候,必須問問自己:這到底是自己真心想做的,還是因為是我們優勢所在?
4. 有幸做各種不同的選擇
“你想成為甚麼樣的人,就能成為甚麼樣的人”這是巴菲特雙親給作者的觀念,作者慶幸可以為自己的未來去做任何選擇,畢竟這個願望也許你我都看似容易,但總會多少受家族期待、同儕或社會與論、甚至環境與經濟等等影響,
也需它們都出於善意,但這是你要的嗎?
因為這是你的人生,若你有幸做各種選擇;
去嘗試!
先從美好的半吊子(樂在其中)開始當起
因為遊蕩的人未必都是迷路的人
只是現在方向還不明確,
人生本來就沒有那麼簡單!
勇敢迷路吧!
5. 志向的奧秘
看完這小章節,
我比較想問的是大家都怎麼找到自己的志向呢?
我聽過幾個比較年長的朋友的經驗談:
有些是從”想成為甚麼樣的人?”來找自己的方向,但似乎也有風險,首先自己想成為的人,真的適合自己的天賦嗎?
也有些是從現有的”優勢資源”去找自己,但這也有可能扼殺自己真正想走的路,也許我就是想走一條眼前沒有任何優勢可提供,但卻非常嚮往的一條路呢?
你擅長什麼?
作者在這章節看到自己對於音樂的熱愛,峰迴路轉的讓它選擇了畢生的最愛,必且提出若是自己的志向,就會渴望在那個領域表現出眾、脫穎而出。這樣的動力是很棒的,因為它能鞭策我們,激發我們最大的潛能,帶我發現新世界,引領我們完成自己引以為傲的成就。
相信我們每個人之所以獨一無二,往往不是因為單一或特定的個人特色,而是結合了許多的特質與才華,就像我去定義自己的天賦一樣,有時候會發現某領域之所以喜歡,是因為自己偏好的某些愛好,而不代表你就適合這個領域。
不論我們選擇哪一條路,這段人生的天賦都會有自己展露的方式。
6. 買時間
作者19歲那年得到一筆家族遺產,並且用來買了一段時間,並且用這段時間來釐清自己能不能靠音樂維生,於是它離開大學生活獨自搬到舊金山,過著縮衣節食的日子,添購了錄音設備與投身於創作中,並且過著SOHO族的生活,也許老天總是偏好準備好的人,當清楚你要甚麼之後,老天爺提著這份大禮經過你面前,你較能認得出並且把握。
也是,現在才覺得學生上課的時期,是多麼美好與悠閒的時光,除了上課的時間外,完全是自己100%掌控,想想自己的大學生涯,不是窩在自己獨自的小房間,就是學校的創作教室,也喜歡一個人窩在圖書館裡,向書蟲一樣啃食每本書的養分,或是選修其他不是本科但感興趣的課程。
世界上越容易被取代的東西總是越廉價,但有許多人總喜歡用時間去換取金錢,親愛的朋友,美好的經驗不容易被取代,若美好的經驗還可以讓你學到東西並且賺到錢,那就再好不過了!
7. 別只發掘天賦,還要造就天賦
作者提到找出自己真心嚮往的志向是很重要的里程碑,但這也至是第一步。然後買時間去探索志向各個層面和困難所在,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歷程,但這也只是第二步,最關鍵的還是找到志向後要如何”著手”呢?
自食其力是活出自我最重要的一項關卡,假如我們希望所謂的志向可以成為一輩子從事的事情,很顯然地,我們必須讓它能為我們賺到錢;作者提到1960-1970因為反撲50年代的”組織人”時代,大家都渴望尋找自我,也許這對某些經濟動燙的地區來說,會把『尋找自我』認為是種奢侈的想法,就像我爸媽的想法,有甚麼工作可以做就去做了!哪裡有時間去探索自我的喜好呢?
但不可否認的,這是每個時代的現象或對上一時代的反動,物極必反也是鐘擺定義展現狀態吧!
作者提出假如我們希望忠於自我、實踐自己的志向,同時又能買得起麵包,就必須找出自己的能力還和長處與外在金融市場的交集點,必須想一想甚麼是我們喜歡做的而這個世界也願意為此付錢給我們。
就拿現在的受薪的一族比喻,若現在的職務是自己喜歡的領域,恭喜你!你每天一定很充實+成就渡過,但還是不能隨心所欲,因為老闆買了我們的專業、也買了我們每天8小時的時間,而我們必須在這樣有限的時間,盡力滿足我的雇主!讓他願意再為我們每月固定的薪資做支付!當然還有每月雇主提撥的退休金 ^^
發覺自己的天賦基本上是一趟自我探索之旅,自己擁有甚麼才華?在乎甚麼?步上甚麼樣的路可以忠於自我?然而造就自己的天賦,是發掘出這些才華和能力與世界有甚麼關連,這個世界需要我們做甚麼?它是一趟超越自我的旅程。
8. 邁向新發現的大門
作者提出犯錯乃是邁向新發現大門必經之路,作者引用自己朋友的經驗,有些人一路跌跌撞撞,但最終還是找到自己立身之處,並且爆料自己”大房子”的錯誤,除了買了郊區的氣派的大房子外也舉家遷出舊金山,這些舉動之後的反省是偏離了內心的價值觀,但作者還是很感激這次的錯誤,除了收拾這一切的磨練外,還有就是重新認識自己?還有甚麼才是最適合與最重要的事。
所以你也跌過跤嗎?
摔得痛嗎?然後怎麼痊癒的?
有學到甚麼嗎?
別怕摔跤~這樣才有機會站得更高!^^
9.
要當心自己許什麼願
有的時候願望沒有實現,反而是一種解脫,作者在自己本身獲得一次可能為電影配樂的機會中,由於只顧著期盼和編織夢想,沒有實際去學習這門功夫該怎麼做?
對作者來說好運就是一種機會,是去迎向挑戰與做困難的事情,但前提是你必須做好準備,可以接招了!才不至於辜負這份好運。
可想而知作者並未把握住這次機會,但也因為這樣反而去反思,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的時候未能實現的夢也是讓我們重新評估自己的選項,並且發現更適合自己的人生道理。
10. 我們所謂的『成功』究竟是什麼
作者提及成功的”定義”社甚麼?這可能分很多面向,社會面上的成功,有許是有一定知名度亦或人面很廣?也有可能是經濟上富裕等等,但不可否認的我們現在的經濟體系步是很牢靠,今年可能這個行業很夯,明年就換另外一個,所以所謂的成功可能是經濟上的成功,是成就感上的成功,是家人眼中的成功,意或是心靈上的成功,無論是哪一種,我們都該找出屬於自身的”成功”,因為這是很私人的問題,也是只有自己可以定義的東西。
Follow your heart!
11. 家財萬貫的劫難
就算不拿金字塔頂端的例子,對富裕的我們這一代來說,很多東西似乎是理所當然,家裡理所當然有部代步的車,理所當然有取之不絕的食物與資源,理所當然有安全的社會與溫飽的房子或者一份工作,但這些種種也許來的都不易,家裡的房車是爸媽省吃儉用積蓄購買的,食物也是因為生在農作豐富與氣候怡人的天候國家裡,安定的社會也是前人對於法治與社會風氣共同努力而來的,若這些都是理所當然也就不會有珍惜與小心維護的心了,所謂家財萬貫的劫難也就將至了。
並且在文中提到,傳遞好的觀念給下一代,讓他知道財富並非憑空而至,比起賺錢別的事情如同抱負與追求成長與挑戰等重要性絕對不會少一分一毫。
12. 恰如其分地回饋,是一種藝術
作者提到回饋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在社會上得到的資源,也可以懷著感恩的心回饋社會,並且在付出自己的同時,我們也在開拓自己、誇出自己的書室空間,去做一些平常不習慣的事情。有許是從事志工,去為別人服務,我一直都覺得付出的人才是學到最多的人,這個道理在從事教學的時候感受特別深刻,當你看得更多更廣的時候,除了發現自身的卑微與渺小外,更會感激這一切的機緣與好運,因為許多人往往連最基本的三餐和遮風避雨場所都沒有,仍然平靜與優惠地面對人生;沒有甚麼事情過不了,人在世不過百載,我們應該再感謝之餘也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自豪,《未經檢視的人生,不值得活-柏拉圖》塑造人生是每個人最崇高且最神聖的機會,而且不論最後決定要做甚麼,都要立定志向全力以赴,而且要從現在就開始。
最後,奉上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也是本書頁首的引語:
『人生最大的福氣,就是能做自己。-喬瑟夫 坎伯 』
博客來
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好書推薦】上班的日子就該像獅子一樣
親愛的朋友,
碰上人生旅途的疑難雜症?你都去哪找解藥?
而我就像自動導航系統一樣,習慣往書堆走去..
年紀非常驚嚇的來到"三字頭"
也就是『29+1』了~(我想這是贅詞,我知道大家算數都很好..^^)
也就29再多加個『1』,怎麼好像"應該"多想些什麼?
後來我到底想了甚麼呢?
應該就跟所有來到"三"的你(妳),一樣的那些事情吧!?(笑)
前陣子拜免費資源的教室(可愛的家鄉花蓮),
看到了這本書『上班的日子就該像獅子一樣』
裡頭分享了幾個重要的訊息:
- 獅子的必殺技(也就是你賴以維生到老的職業亦可以說是志向嘍)
其中提到幾個找尋的方法,首先就是在你現有的工作找尋變身為獅子的機會。
POINT:把才能與工作結合才是無敵的必殺技
- 獅子的快樂獵食法(釐清自己擅長甚麼?亦或喜歡甚麼?還有甚麼較有報酬率呢?)
先將自己目前的工作放入重要與喜好兩個X與Y矩線內的四個象限(如下圖)
分別為四個象限:
- 強項區:這是你喜歡也是重要的事-所以要做得比誰都好 (花最多時間)
- 興趣區:值得投資的能力與工作,找出哪些支撐你的強項區變成更棒的必殺技吧!
- 壓力區:重要但沒有興趣的'工作,同一般人水平最好就好,把時間投入1與2
- 垃圾區:也就是不重要自己又討厭的工作,請盡量減少這一區的工作(巧妙回絕吧)
當你找到喜歡又有興趣的事情後,
那你對你必殺技的方向,想必就更有把握了!
去發想他的可能性吧!
也許你也可以給未來的自己或這個"殺手鐧"一個威風或響亮的名字,
不管是甚麼?喜歡就好。^^
- 6+2小時的實踐法(重複的力量,完成你的獅子人生)
孰能生巧,找到明確目地的還需每天不斷朝同一個方向前進,才有辦法達陣!
作者提出每天除了工作接觸必殺技的時間外,私下需要抽出2個小時補強
這個兩小時的投入還需要習慣去養成
若成為某一項專家需要1萬個小時專心投入,
算一算若有辦法一天八個小時都在這個強項裡,也要約3-4年的時間去經營專精它。
至要這麼久才能成為某一個領域的行家!
想想自己還可以等幾個3或4年呢?
還坐在哪幹嘛呢?
現在、馬上、立刻、RIGHT NOW就行動吧! :D
裡頭有提到如何維持這個習慣的三個小辦法:
- 找出需要消除與減少的瑣事
- 兩小時只學習一樣技能
- 安排小勝利支撐你的努力
作者:具本亨(韓國CEO公認最強潛能開發專家),
簡易又深入的九個具體的步驟,帶你一步一步列表、畫圖,找出自己的強項必殺技來,
並且提供他自身的摸索與其他人的經驗方法去解說,尋找自我天賦可能遇到的障礙與困難。
總之,你可以說它是一本工具書,
一本尋找自我、天賦、志向、與快樂工作的方法。
至少我因為讀了它,讓我至今都充滿希望的早起,
並且更確定自己現在在哪裡?該往哪裡去?還有怎麼過去呢?
推薦給所有摸索人生的你(妳)
<另外提供本書的MIND MAP>
訂閱:
意見 (Atom)




.jpeg)